您现在的位置是:案例 >>正文

B暴背本游的资后涨2玩家戏鲸鱼

案例1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有趣的现象:Tellor的TRB代币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。说实话,这种程度的涨幅在熊市里可不多见。我翻了下数据,好家伙,一个月涨了270%,现在价格已经突破52美元了。谁是这场暴涨的幕后推手?我发现这事儿不简单。据Lookonchain的数据显示,有六个"大佬级"钱包悄悄吃进了37.5万个TRB,花了150多万美元。这些人可不是普通散户,他们手里握着11%的流通量,简直就是T... ...
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有趣的现象:Tellor的TRB代币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。说实话,这种程度的涨幅在熊市里可不多见。我翻了下数据,好家伙,一个月涨了270%,现在价格已经突破52美元了。

谁是这场暴涨的幕后推手?

我发现这事儿不简单。据Lookonchain的数据显示,有六个"大佬级"钱包悄悄吃进了37.5万个TRB,花了150多万美元。这些人可不是普通散户,他们手里握着11%的流通量,简直就是TRB市场的"庄家"。有意思的是,这帮人现在已经浮盈700多万美元了。

说实话,这种情况让我想起去年Solana的那波行情。大户囤货、价格拉升、散户跟风,最后...你懂的。不过这波TRB行情有个特点:17号那天明明有不少人在交易所抛售,结果价格不跌反涨,硬生生又往上冲了47%。

社交媒体正在火上浇油

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TRB突破50美元后,各大加密社区的讨论热度直线上升。要知道,在加密货币这个圈子里,"FOMO情绪"(害怕错过)可是最强的催化剂。现在加权情绪指标也显示,正面评论明显多于负面,这对短期走势确实是个利好。

不过我得提醒一句,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当所有人都开始谈论某个币的时候,往往就是风险最高的时候。特别是这些鲸鱼玩家随时可能获利了结,一旦他们集体抛售,11%的流通量砸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所以我的建议是:热闹可以看,但千万别被FOMO情绪支配。加密货币市场永远不缺机会,缺的是理性和耐心。与其追高TRB,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下一个潜力项目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美国加密监管大变天:这三部法案将如何重塑行业格局?

    案例

    最近美国众议院的动作可谓不小,一口气通过了三项加密监管立法草案,分别是《天才法案》、《清晰法案》和《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》。最引人注目的是,《天才法案》已经被特朗普总统签署生效。这个消息一出,国内的财经媒体圈都炸开了锅。稳定币迎来大洗牌:《天才法案》意味着什么?说实话,《天才法案》这个名字起得挺唬人,但内容说白了就是给稳定币戴上了"紧箍咒"。想想这两年稳定币市场乱象丛生,Terra/Luna崩盘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香港RWA平台上线:当房地产也能拆零卖,我们投资者该兴奋吗?

    案例

    今天早上喝咖啡时,看到一条重磅消息——香港要搞RWA登记平台了!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我第一反应就是:这事儿不简单。你可能要问,RWA是个啥?说白了就是把现实中的"大件儿"资产,比如你家附近那栋写字楼或者国债,通过区块链技术切成"小份儿"来卖。想象一下,原来要花几百万才能买的写字楼,现在100港币就能当"房东"了,是不是有点意思?RWA为什么突然火了?记得去年在港岛参加金融科技大会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RWA赛道暗藏杀机:从血泪教训看合规之路

    案例

    最近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落地,表面上看是给行业吃了颗定心丸。但作为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,我得说:那些以为风口来了就能闭着眼赚钱的同行们,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?血淋淋的教训: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还记得湖南那个打着"旅游地产+区块链"旗号的骗局吗?我有个朋友就栽在里面,现在提起还咬牙切齿。那帮人把根本不存在的景区包装成RWA项目,忽悠投资者说年化收益30%,结果呢?3000多万血汗钱被他们拿去买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